第(2/3)页 就是原版复制。 叶菁菁又考验了一回:“If you can't be a pine on the top of the hill,Be a scrub in the valley。” 这回方萍打磕碰了,只说出了前半截:“If you can't be a pine on the top of the hill。” 但这已经足够让大家惊呼。 连叶菁菁都不得不叹气,在天赋面前,努力简直不值一提。 方萍就是有学外语的天赋呀。 “行吧,从今天开始好好学外语。”叶菁菁正儿八经道,“我会给你圈出文章,带着你背下来。以后你就考外语学院。” 方萍吓了一跳,结结巴巴道:“我……我能行吗?” 在她看来,起码到了叶菁菁的水平,才能考外语学院。 她连单词都不会写几个。 “从现在开始背,你能够记住读音,就能把单词给写下来。” 叶菁菁又蛊惑人心,“大家的英语水平普遍比数理化更烂,你考外语学院,竞争压力小,有巨大的优势。” 方萍勉勉强强被说服了。 考外语学院就考外语学院吧,总比逼着她学数理化强,实在是太难了。 这下子小团伙就剩下王凤珍了。 她真慌张,因为她是真的什么都不会。 二分之一加三分之一等于五分之一,就有她。 而且到目前为止,她小学数学也没补完。 看到物理化学,更是眼前一黑。 “实在不行你就转文科。”叶菁菁也挠头,“那你要背的东西,会多很多。” 王凤珍当真绝望了:“我能考上吗?我什么都不会呀。” “肯定能。”叶菁菁斩钉截铁,“你已经赢在起跑线上了。” 说白了,1977年这次高考,根本没打算招收真正意义上的普通人。 不是她信口雌黄啊。 是冬天考试,现在都要中秋节了,还没发布招考公告。 意味着什么? 意味着今年的考试想要的学生只有两种,一种是真正意义上的天才。 哪怕他们荒废学业多年,依然可以在极短的时间内重拾课本,或者干脆直接上场考试,用智商碾压众人。 另一种就是意志极为坚韧者。 尽管从1966年开始,知识无用论就笼罩这片神州大地,主流思想认定了越有知识越反动。 他们依然恪守自己的原则,坚持学习。 机会总是留给他们这些有准备的人的。 真普罗大众,按照社会主流方式生活的普通人,不在这次高考的挑选行列。 说白了,叶菁菁带领大家冲击冬季高考,就是在投机取巧。 从他们决定高考的瞬间,他们就已经赢了大部队,只需要跟少数人竞争。 但是这些,叶菁菁不能拿到明面上说。 毕竟害人之心不可有,防人之心不可无。 任何时候,都不能妄议领导的决策。 她只强调:“你现在是快乐的单身汉,你可以把所有的下班时间都花在学习上。放眼全国,能够做到这一点的,能达到10%。 单是这个,你就已经赢了90%的人。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