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1/3)页 西域,疏勒国。 此国往北接乌孙,往东北接姑墨、龟兹,往东南接莎车、于阗,往西接大宛、大月氏。 位于西域三十六国南北的连接处,又是东西交通要道的必经之地,疏勒国凭借地理位置,稳居西域大国行列。 “中郎将!” 疏勒国专门为外国使臣准备的馆舍内,有译者快速穿过中庭,将一张纸条交给张骞。 “留在龟兹国的眼线来信,匈奴人正抽调驻守在各国的兵力,往北边集结!” 张骞一边听,一边展开线报,等他看完上面的内容,馆舍内其他大汉使团成员闻声,已经陆续赶了过来。 “家主?” 堂邑父按住刀柄,在旁疑道,周围一众护卫、译者,此刻脸上也都带着三分疑惑、七分警惕。 自打大汉使团进入西域地界后,四处流窜的沙匪不算什么,西域诸国的敌意不算什么,唯独担心匈奴人! 他们一路走来,被匈奴人截杀的经历屡见不鲜。 若非西域政权复杂,有左右腾挪的余地,张骞的第二次出使西域,恐怕早已落得个与第一次相同的结局…… 当下。 听闻匈奴人兵马调动,其他人紧张,张骞同样紧张,好在看完线报后,他紧绷的脸色舒缓下来。 “匈奴人集结后,一直向北,并没有西来的迹象。” 呼! 话音落下,周围人暗松一口气。 没了生死攸关的压迫力,张骞将纸条递给旁边之人传看,他本人则皱起眉头,思索道: “月前曾听疏勒王说过,匈奴新任大单于和右贤王起了矛盾,难道兵马调动与此有关?” 这时。 堂邑父看完了线报,拱手道:“家主,要不要去查一查?” “……查!”张骞沉吟片刻,朝堂邑父正色道:“立刻去查,尽量搞清楚匈奴人的意图。” “喏!” 堂邑父应声即走,庭外围聚的一众护卫也各领任务,迅速四散而开,看着他们离开的身影,张骞神情严峻。 始终愁眉不展。 他此次再使西域,陛下交代了两个任务,其一,是拉拢与匈奴人有仇怨的乌孙人,劝其东归故地。 然而,失败了。 很不凑巧,大汉使臣抵达乌孙时,乌孙人发生了内乱,此时节他们不会、也不能做出重大决意。 无法,这个任务只能作罢。 而第二个任务却执行的不错——游说西域各国,反叛匈奴。 直接大张旗鼓的反叛,西域地界上的大大小小王国还不敢,但明面不敢,暗地里阳奉阴违却可以有。 张骞一行人西来,一路上频频化险为夷便是明证,此刻能在这匈奴人控制薄弱的疏勒国驻留,也是相同原因。 不仅如此。 他离开长安的第二年,也就是元狩五年,大汉与匈奴在漠北爆发大战。 右贤王出于保存实力的原因,不愿出兵,只派遣了一个右大将前往单于庭应付,结果被伊稚斜严厉训斥了一通。 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