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61章 干就完了-《家父汉武,子不类父?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霍杨氏了解这个习惯,霍去病同样了解。

    见兄长望过来,霍光好似感慨般,轻声道:“今日陛下在宫中宴请诸王,同席者还有皇次子、皇三子。”

    “不知不觉间,他们已经能行趋拜之礼。”

    霍光顿了顿,又道:“诸王晏饮时,我与皇次子下了几盘棋,对方棋力有时仍显稚嫩,有时却显锋芒。”

    “皇三子我虽没有接触,可观其言行举止,已有昔日秦武王几分风采。”

    对于皇次子刘闳。

    霍去病只是听过便罢,并未多在意,但李姬所生的皇三子刘旦……

    李姬被囚禁的消息,如今该知道的人基本都已知道,其中就包括皇后的外甥、时常进出未央宫的霍去病。

    与陈阿娇的待遇类似,常宁殿一应供奉如常,只是殿中贵人不能再进出。

    彼处能随意走动的,也就皇三子,刘旦。

    霍去病以前并不在意这位小皇子,可他现在从弟弟口中听出了一些别样的意味。

    秦武王风采?

    “兄长,皇次子与皇三子,渐渐懂事了。”霍光转着手中的茶盏,意有所指道。

    霍去病剑眉微挑,“你是想说,他们该封王了吧?”    “是。”霍光直言不讳。

    按照大汉制度,皇子封王后,需离开长安城,就国!

    说到这儿。

    得提一句题外话,原本的历史轨迹,刘闳、刘旦封王,是在元狩六年,可蝴蝶效应下,这些早就乱了套。

    有的事情加快了,有的变慢了,有的索性没有了。

    比如应该与皇次子、皇三子一同拿出来讨论,要不要封王的皇四子刘胥,已经不翼而飞。

    又比如本该在今年才自杀的张汤,早就安然致仕多年。

    是谁扇动的翅膀显而易见,可要问刘据,他是怎么扇呀扇,把自己两个弟弟扇的在长安多留了几年……

    他也不知道。

    世事变迁,就是如此奇妙……

    闲言少叙,说回正题,冠军侯府正厅内,霍光承认了念头后,看向自己兄长,正色道:

    “当年梁王争大位,就曾托太皇太后请说,欲长留京城,长安,是大汉的中枢。”

    “一切权力的过渡、交接、变故,都发生在长安,待在这里,就是待在权力中枢,远离这里……”

    他停顿了片刻,话锋一转,“那样对皇次子、皇三子好,对太子殿下,也好。”

    以上言语。

    按理不该从霍光的嘴里说出来,至少不该由他先说,由霍去病、卫青,乃至卫子夫主动提都比较合理。

    然而。

    霍光虽然和刘据没有直接的血缘联系,但霍光看得清大局,知晓什么时候该说话,什么时候不该说。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