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皇帝这次没有一口给出答案,让公卿们议了议,最后定下了派人巡查,却没有将这个任务交给廷尉。 而是交给了太学的几位博士。 其中用意…… 刘据暗自琢磨,似乎有些平衡味道,王温舒领了廷尉一职,已经算继承了张汤的绝大部分政治遗产。 如果再放任对方深化张汤的路线,只会再造出一个如张汤般的庞然大物。 费心费力清理过一次,皇帝估计不想再重蹈覆辙…… 就这般。 政务一个接一个,皇帝有时圣心独断,有时由公卿们商讨拿主意,刘据则全程认真旁听。 能看出用意的,就学着,看不懂的,也暗自记下,待事后再与老师庄青翟复盘。 临近午时之际。 朝会即将结束,御史大夫石庆才提了一件比较棘手、又不得不在外朝讨论的大事。 “陛下,东郡太守月前上奏,大河再次泛滥,请求征发相邻四郡徭役,修筑河堤。” 话罢。 大殿内响起一阵嗡嗡声,多是些‘唉,怎么又泛滥?’‘年年如此,如何是好?’ 骚乱声刚起,龙榻上的皇帝已经冷声开口:“筑堤的徭役年年征发,大河的水灾还是年年有。” “就没有一个根治的办法吗!” 皇帝说完,殿内的唉声叹气停了下来,一片死寂,哪有好办法? 何况还要根治? 如果有办法,石庆也不会在外朝朝会上提起这件‘大事’,正因为束手无策,他才当众提出来。 有罪过,百官们一起担,而不是报给皇帝,让皇帝一个人头疼…… 御阶旁。 刘据闻言皱了皱眉。 黄河泛滥纯属天灾,在生产力低下的封建王朝时期,只能不断重复治水、泛滥这个过程。 区别只在于,治水的方式不同,能坚持的时间长短不同,人力在大自然面前,有时真的很渺小…… 这最后一个议题,不出石庆所料,陛下同意了东郡太守的请奏,但也冷了脸。 最终拂袖离去。 若是以往,黄河泛滥后,没有特别的手段,那该怎么办就怎么办,也就是摇人、筑堤。 但现如今,有一点点小不同。 什么不同? 嘿,你说巧不巧,皇帝身边刚好有一个最近提拔的人才,他说他能治水! 没错,那位正是五利将军——栾大! 自古以来,在面对狂暴的河水、人力不可控的大自然时,人们往往会借助神秘力量。 祭祀祈福,放置镇水神兽等等,都是此类观念下的产物。 本质上。 第(2/3)页